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三十三章 大魏时报

第三十三章 大魏时报

作者:作者高祥轩字数:2975更新:2022-11-24 12:06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大文学家!

陈琳其人最出名的一件事,莫过于官渡之战爆发前,他写的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当时的曹操,头风病正发作,卧读此文,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头风病反倒好了!

后来,袁氏覆灭,陈琳被擒,曹操不但没有怪罪他,还拜他为司空祭酒!

只是可惜,陈琳与崔琰关系匪浅,受崔琰一案的影响,也受到了株连,被罢官免职,流放边关,直到兴鼎四年,曹操称帝,大赦天下之时,才被赦免,回到了洛阳,一直闲居,专心做学问!

现如今,曹操要模仿刘纬,发行官办报纸,当然要找个笔头子过硬的人来当这个主编,他思虑再三,还是觉得陈琳最合适!曹操知道,其实当年崔琰一案,陈琳本没什么过错,只是受了株连而已,如今重新启用,也并无大碍!

曹操非常喜爱陈琳之才,欣赏其文采,他的作品十分完美,曹操每每读过,都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增减一字,尤其是回忆起当年陈琳写的那篇檄文,曹操仍然刻骨铭心,锥心难忘!

曹操十分清楚,如果自己也办一份报纸,便是与刘纬针锋相对,难免要在舆论上,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争斗!那么,善于创作檄文的陈琳,不就是主编的最合适人选么?

另外,陈琳这家伙,名声大,影响力广,门生故旧,遍及天下!由他来做主编,说不定还能吸引一大批士子学人加入,成为曹操的喉舌,岂不一石二鸟,收两全其美之效?

《大魏时报》主编的人选定下来了,报社编辑部,也在紧锣密鼓地组建之中,可是要想发行报纸,并没有这么简单,曹操具备相应的条件吗?

要知道,刘纬能发行《汉中旬报》,可不是拍脑门决策,就直接成功的,其实他有着十分成熟的基础条件!

比如,改进了造纸术,机械化生产,保证了纸张的产量;再比如,设计了活字印刷机器,实现印刷半自动化;还有,百姓识字率高,邮路通畅等等,这都是发行报纸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条件的保障,《汉中旬报》才能孕育而生,水到渠成!可曹操呢?他似乎哪样也不具备啊!

先说纸张,虽然曹魏目前也能造纸,可那纸张的质量太差,人称“马粪纸”,擦屁股都嫌刮得慌,印刷报纸,恐怕不中用!若是花费大量金钱,采购蜀纸来印刷,那成本可就太高了!

再说印刷术,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个全新的陌生概念!以往的书籍,都是写在或刻在竹简之上,用纸这才几天啊,大量印刷,恐怕一时间,也很难做到!

另外,魏国雄踞北方,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实在太大,发行报纸,如何才能保证全境百姓都能看到?这么多年,曹操也没有太重视邮路的建设和打造,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显然是来不及的!

最后,虽然曹操也曾兴办教育,但魏国老百姓的识字率太低了,就是真发行报纸,又有多少人会买来看呢?白送,也许有人会要,但不是去看,而是拿回家糊墙糊窗户!

总之,种种客观条件,似乎都不具备,发行报纸,又谈何容易?这些问题,难道曹操没有想到?他当然想到了,不过孟达却胸有成竹,早有了应对之策!

首先是关于纸张问题!孟达虽然久在军中,对造纸术不甚了然,却也曾用心留意过!

尤其是近些年,纸张用量激增,仅靠官办造纸厂的产量,已经是供不应求,于是刘纬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了造纸配方,让民间商人,也来经营造纸厂,以保证纸张的需求用度!

只要这造纸的配方,不再是守口如瓶的机密,就很容易泄露了!孟达也是风闻听说,蜀纸之所以质量这么好,就是因为里面加了一种桃胶!

于是,为了保证《大魏时报》能顺利发行,孟达受曹操旨意,专程造访了邺城原有的造纸作坊,给那里的工匠们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和启发,最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纸张——草纸!

毕竟是闭门造车,东施效颦的产物,这种草纸,虽然也加了树胶,但是质量还是没法与蜀纸相媲美,用来写字,亦不趁手,却好在用于印刷报纸,还算中用,最关键的是用料简单,价格低廉,这是最大的优势!

纸张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就该印刷术了!孟达听说过活字印刷是怎么回事,于是便把思路提供给了刘晔,曹操也专门下旨给刘晔,命他尽快研制印刷机械!

要说刘晔还真是个工科天才,只要有思路,这家伙还真就把活字印刷机械,给研制出来了!

不过,相比汉中印刷厂的那种半自动印刷机,这种印刷机就相对落后了不少,是以人力驱动,需要三四个人一齐操作,一个时辰内,不停歇地干,大概也只能印出几百份的报纸而已,效率似乎低了些!

这却难不倒孟达,既然凭现有的技术,只能是这样的效率,那么就充分发挥人多的优势,不就行了,这不就是魏国的特长所在?造他百十来台印刷机,一千多工人轮番上阵,人海战术,速度不就上来了!

纸张和印刷的问题都有了解决办法,那么邮路呢?要知道,蜀中畅通的邮路驿站系统,可是在报纸发行的许多年以前,刘纬就已经开始着力打造建设了,如今曹操推行改革,当然也要效仿,但开通邮路却需要个长期的过程,用于发行报纸,肯定来不及了!M..

怎么办?孟达也有对策!魏国目前,实行的是五都体系,即设立了五座都城,包括长安、洛阳、邺城、许昌和陈留!孟达的办法是,将《大魏时报》的编辑总部,设在中都洛阳,其余各都城,开办分社,并各有印刷厂!

每期报纸发行时,由总社定稿,曹操审核之后,派快马六百里加急,送往东西南北四都分社,再排版印刷,就近发售!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每一期报纸,同期上市的时间,也能保证百姓们,能及时阅读到新一期的报纸!

当然,有些偏远区域,肯定会耽搁时间,难以避免,也正因为如此,这报纸才取名为“时报”而非仿效刘纬的“旬报”!时报的意思是,随时可能有,但日子不确定,倒也名副其实了!

至于百姓识字率低,可能不会去买报纸来看的问题,孟达他还有办法,竟别出心裁地建议曹操,报纸发行之初,不必铺开的面太广,只需要普及到各学馆、茶楼、酒肆、街亭(不是地名,指的是歇脚乘凉的亭子)等人员聚集的场所就行!

古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识字之人,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学,因此官府每每贴出榜文,总有人自告奋勇替大伙去念,这就是可以利用的渠道!

孟达建议,报纸完全可以免费发放给这些人员密集场所,就让那些识字的闲人给大家念,若能积极读报,官府还会给予奖励,无疑更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听到报纸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了,再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便能传遍每一个角落,街知巷闻!

问题一个个得到了解决,官办报纸的发行,亦紧锣密鼓地做足了准备,终于在兴鼎六年初秋,第一份《大魏时报》正式问世了,立时天下震动,举国皆闻!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