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十二章 培养

第十二章 培养

作者:陈叔挚字数:2703更新:2022-11-29 17:37

武英殿

身着常服的朱元璋,端着茶盏,眼睛却一直盯着墙上的地图,目光所落之地却是关中的千里沃土。见朱雄英见礼,也虚抚了一下,示意其起身说话。

蓝玉是头恶狼,而且是那种狠起来六亲不认的人物。洪都血战之后,朱文正就曾跟他说过,蓝玉非英主驾驭不得,若子嗣衰弱,必是国家之患。

「晾着他吧,今儿这兜凉水,够他缓一阵了。」

朱元璋是马上皇帝,对军队不是一般的看重。曾几何时,他一直把朱文正、李文忠两个至亲晚辈,当作朱标日后柱国将军培养。

可惜,朱文正狂悖,李文忠早逝世,与东宫在血缘上最近的大将,也剩蓝玉可堪一用,若二人存一,他又岂会如此宽纵蓝玉。

但话说回来,洪武,朱雄英差点薨逝,朱元璋就怀疑,是有外臣与内宫之人勾结,意欲颠覆东宫,谋夺嫡位。而蓝玉虽然狂妄,但对太子却是忠心耿耿,留下他也算是东宫多加一份保障。qs

「是,皇祖圣心独运,区区蓝玉,自然逃不出您的手掌心。」

听了孙儿的马屁话,朱元璋是笑的很开心,可却摆手纠正了他:「可这外人终归是外人,还是没有咱们自家人可靠!」

朱元璋对这个大孙子,可是寄予厚望的。让他去大理寺当小吏,就是想看看他李善长把他教的怎么样,能不能担当大任。

朱雄英在大理寺,每天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而且,他在处理蓝玉一事上,处处显示了其过人的心智。

所以,朱元璋决定以朱雄英为通政使,提领通政司。而他这个通政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以钦差专使的身份,前往西安传旨,查察秦王朱樉。

朱樉是诸王之长,又身兼大宗正院事务,除了皇帝、太子,要论身份的话,皇室中也就朱雄英这个嫡长孙,可以与之比肩。

秦王-朱樉多行不法,他是知道,派员申饬,也是常有的事。让朱雄英吃惊的是,皇帝竟然直接将他提升为通政使,掌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别看通政使只是三品管,但却是个一等一的要缺儿,非心腹近臣可不授,是「大九卿」之一的要职。

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通政使必参与。内外奏疏,须经通政司达上,径自封进者可参驳。朝会引奏臣民言事,机密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会请。

「这,孙儿无尺寸之功,骤然掌通政司,实在是有些,有些。」

朱雄英没敢往下说,可朱元璋替他说了,朝中的臣工有可能在私下置喙,皇帝任人唯亲,以私作公。为了哄自己的孙子,竟然拿朝廷的公器开玩笑。

可皇帝却告诉他,按照国家礼法,嫡长孙十岁即进太孙之位。这些年来,朱元璋为什么压着此事,就是因为朱雄英没有自保的能力。

朱元璋白手起家,也曾寄人篱下,他深知一个不能自食其力,给他弄再多的臂膀也是无用的。

所以,朱雄英要晋太孙之位,就要像他父亲一样,让满朝文武都心悦诚服。治国,先从治家开始吧!

「好孙儿,你知道当年,人家为什么对你下手吗?是因为你小,没有自保之力。」

「朕能护六年,可不能护你六十年!你长大了,该是振翅高飞,一展抱负的时候了。」

看着皇帝搭在他肩膀的手,又看了看他的日渐苍老的脸,朱雄英只能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这番推心置腹的话,皇帝只会说给他和太子。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皇帝身边,亲眼见着这位起于草莽的开国皇帝,一天也只睡两个半时辰,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你二叔啊!是个不成器的东西,经朕之手,

亲自书写的申饬诏书,就有十几道。」

「朕每每欲处置他,你爹却每每回护于他,以至于让他以为有所倚靠,更加肆意胡为。」

「你这次去,不要管什么叔侄之分,不管明察还是暗访,拿住他一些痛脚,朕要好好地修理他一番。」

他这个皇帝,在前朝大肆整饬吏治,惩治祸国殃民者,而朱樉这个逆子,却在后面挖他老子的墙角。

太子呢,总是当和事佬,让皇帝在秦王一事上,总是在群臣面前直不起腰来,这一点让他很是不满。

这下,既能让孙儿有锻炼之机,还能收拾那个孽畜,也替朕直一直腰,再考察一下关中的地形,一举三得,挺好的。

「祖父,孙儿毕竟从来没外出办过差,不通地方庶务,又不识人事。」

「若是能让孙儿,挑上个把帮手,定然能把差事办妥当了。」

听了这话,靠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呵呵一笑,还笑着指了指这个小滑头,到底是长大了,知道跟朕谈条件了。

「从前啊!朕让你爹当差时,他从来不提条件,就是咬牙挺着,亦不敢跟朕提条件。」

「你小子行啊!比你老子出息,敢跟皇帝讨价还价!」

嘿嘿,帮着皇帝把茶杯满上,朱雄英笑着言道:「那还不是因为祖父疼孙儿。」

哎,这话说到朱元璋心里去了,他从来都不否认爱屋及乌,因为喜欢太子-朱标,所以格外喜爱朱雄英,甚至亲自教养。

可他的儿孙一大堆,在他面前都跟耗子见了猫一般。唯有朱雄英是个例外,偶尔还跟能跟他开开玩笑。相比于君臣,更像平常的祖孙,这一点,是他所最珍视的。

「行!要谁都可以,祖父无有不准的。」

「孙儿要的不多两个人即刻。」

其一,给事中-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颇能断事。有他从旁辅佐,文事可安。

其二,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允恭,曾随其父中山王出征多次,履立战功,宿卫御家,从无差错。有他在侧,不必劳心宵小。

恩,「眼光不错!」,朱元璋这刚点头,又觉得不对,随即问道:「你为什么不选李景隆,他可是你表哥!」

额,在皇帝面前说假话,还真糊弄不过去,朱雄英只能硬着头皮,拱手说道:「孙儿对赵括没什么兴趣!」

噗!朱元璋被他这一句赵括呛了个够呛。咳嗽几声后,抬手拦住了捶背的朱雄英。

「朕算是明白了,李善长那个老夫子,为何上表称你已出师。就凭这一双毒辣的招子,此番西行,朕放心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