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二百二十章 燕王府

第二百二十章 燕王府

作者:陈叔挚字数:1842更新:2022-11-29 17:38

在废除禁海令的同时,兵部还向边境诸都司行文,深壕堑,高城垣,屯田储积,操兵养马,以备不时之需,不可自我扰之,诸将敢妄兴边衅者,斩。

北平-燕王府,朱棣攥着行文面色很是阴沉。洪武二十九年,朱雄英以监国之名,命其率军进行第十三次北伐,诏书里怎么说的:寇边者-死。

仅仅过了三年,他就悖逆先帝巩固北方的战略,置面攻灭北元大业半途而废,那大明洪武一朝,耗费的国力,搭上的人命、财富岂不是一朝化为泡影。

败家子,败家子啊!先帝把皇位传给他,绝对是一生最大的错误。他登基之前的锐意进取,处处效彷先帝,都是为了取得帝位。

懂事的朱高燧,见他爹有发怒的迹象,自作聪明的附和道:「果然是先帝的好太孙,他登基之后,改弦更张了多少事,先帝的规矩,在他眼中就是废纸吗?」

可他这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朱棣听后非但没有夸赞他,反而摔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一下,可是把朱高燧打了个踉跄,整个人都蒙了!

「皇上是有些毛病,可也不是你个竖子,随意置喙的!」

「立马,马上给本王滚出去,到偏殿去反省!」,话间,还不忘叮嘱马三保,好生看着。

是的,朱棣是对朱雄英有意见,可更讨厌朱高燧的狂妄。皇帝在他这个年纪时候,已经在战场上匹马纵横,建功立业了。

而这竖子,除了口出狂言,简直是一无是处。就他这德行,别说与皇帝比了,就是高炽、高煦都比不上。

呵呵,一旁就坐的姚广孝微微一笑,在教育子嗣方面,燕王倒是有先帝三分风采。

「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个孽障。」

朱棣这话一语双关,更多是在说应天的那位。朝廷明发上谕,大力发展海军,这就说明大明今后军事战略的重点将转移到海上。

而军费开支方面,也将向新海军倾斜,先帝册封的诸塞王,再也不能伸手就要,军资粮秣源源不断了。

「皇上这一手,还是高明的。」,姚广孝抚了抚胡子,对朱雄英的心机、手段,是赞不绝口。

哼,「老和尚,有话就说清楚了,别跟本王饶弯子。」,朱棣有些不耐烦了,都什么时候了,这老和尚说话,还是说一半留一半。

呵呵,「殿下莫急,且听老衲慢慢到来!」,话间,姚广孝还从架子上取下一张地图,指着天下各藩,正色叙说。

先帝虽然刚愎雄猜,但对自己骨头,他还是十分信任的,否则不会在开国之后,建立塞王统兵御边之策。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帝有一帝的风格。今上的这位,除了他的胞弟-吴王,心里未必有其他藩王的地方。

自洪武,他拉秦愍王下马开始,就已经开始破坏规则了,整个关中就成了他的藩地。他在那里施行减租减少息的政策,着实收获了一批人心。

所以,西征的时候,才得关中子弟拼死相随,开拓了甘肃行都司。放着好好的太孙不当,他为什么提着脑袋来挣命!

他办事。

其实,从洪武三十一年,先帝驾崩之后,姚广孝就不止一次的建议,趁着手中兵权未削,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南下,直捣应天。

可燕王一直在犹豫,错过了起兵的最佳机会,如今只能兵行诡道,制造时机了。......

而听完二人计划的朱棣,眉头深锁,沉思了良久,却一言不发。以朱棣在北军的威望,及统兵之能,较起真来朱雄英未必能治。

「听了你们的,本王就成万古不易的贼了!」

叹了一口气,朱棣的表情很是纠结。一边是忠孝节义,一边是鲸吞宇内之志,一步错,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也正是此时,姚广孝踩着地图,正色道:「天降大任于殿下,朱雄英何德何能,何以统帅国家之大业。」

「成了,你就是下一个李世民,天可汗!不成,大不了一死,难道殿下惧死吗?」

很多年前,姚广孝就说过,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现在恰逢其时。往前一步,就是帝王功业,他再往前面一顶,奉天殿的龙椅,便脱口可得了。

被刺激到朱棣,眉毛一挑,拍了下扶手,盯着姚广孝,肃声言道:「就按大和尚你说的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