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小知县 >第131章 第 131 章

第131章 第 131 章

作者:桃花白茶字数:14259更新:2022-12-13 18:19

朝中不少人都在说纪炀自食恶果, 明明自己根本没参加过科举,竟然对科举的事大放厥词。

从而引来现在的笑话。

纪炀如何当官,如何买官, 小时候如何不想上私塾的消息也从汴京文报不胫而走。

中间还夹杂着他把他爹都送到庄子上, 如今独占伯爵府的“贤孝”事迹。

这些事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

跟纪炀以前的官声完全不符。

消息传到汴京府衙,传到伯爵府, 这两个地方的官吏跟下人反而一点也不着急。

什么?

骂我们长官, 骂我们主人家?

自己想想, 你说得占理吗?

可以说这些消息丝毫没有动摇跟纪炀亲近人的心。

反而心里都明白, 这是世家出手了。

国子监头一个站出来。

谁让纪炀开口要改革的就是他们那。

不过各地官学的反应倒是微妙。

各地官学长官不愿意分出利益给自己任地夫子。

可到底还是夫子更多,他们的意思很明显, 能让生活条件提高点?

这谁不愿意?

两者相抵,倒是只有汴京国子监统一口径反对纪炀说的两件事。

贫家学子入学?可以,按照之前的做法就行, 只要你成绩足够优秀,谁会不要你?

别的学生都能勤工俭学,凭什么你不行。

格外优待?

天将降大任,必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话当然不会说这么明显, 可意思是这个意思。

给底下夫子待遇?

可以,再商议。

成年人的再商议, 那就是委婉拒绝的意思。

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看法。

纪炀提的这些事情, 原本就很难办, 几乎动了国子监的根本利益。

再加上他读书确实不多,也没走过正统科举, 他提这件事实在不合适。

他好友颜海青提这事都比他提靠谱。

颜海青好歹是个进士!

反正纪炀在这事上, 怎么看都不占优势。

加上他刚提这件事没几天, 皇上便说他家娘子不用去宫里看诊, 像是冷落不少。

再加上私下传的消息,说皇上醒后,纪炀还未被单独召见过,这事之后,更是见得少了。

此时的国子监内里。

这里坐着几个世家长辈,还有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主簿,以及几个官员。

仔细看的话,角落里还有文家人。

这文家人虽然在最角落坐着,但没人敢轻视。

“皇上原本就忌惮他,瞧他说的那些话,丝毫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倒是想为万民做主。”国子监主簿撇嘴,“为万民做主固然是好事,但他实在不该如此强硬。”

“还有长公主的死,虽说是意外,可到底跟纪炀有关。”

“对啊,如果没人挑出来,长公主还是尊贵体面的皇上胞姐,如今这结局,跟纪炀脱不了关系。”

“皇上对长公主的宽容大家都看得明白,出了这事,怎么可能不心痛。”

这些人讨论一圈,琢磨出点意思。

纪炀锋芒太露,在朝堂上拿着法家的东西胡说一通,没有一个皇上能容忍此事。

救了皇上又如何,这种意图动摇国本根基的,只怕皇上早就想处置了。

现在皇上病好,明显要动一动他们。

世家日子不好过,难道纪炀日子就好过?

世家这些时日都不出来说话,纪炀倒是跳出来。

不过他们不认为看着皇上处置纪炀即可,他们肯定会推波助澜,让纪炀先名声尽毁,接着再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人的讨论到国子监祭酒跟文学士耳朵里,两人皆是一笑。

哪有那样简单。

看着太子跟纪炀的亲热样子,便明白皇上没有真的厌弃纪炀。

皇上对太子有多好,他们这些人最是明白。

皇上不喜欢纪炀,也不见得不喜欢他们。

之前宗室在的时候还好,现在又到世家。

祭酒看向文学士,见他神色淡然,笑道:“咱们两家在的时候,还没徐家江山。”

文学士这才抬头,认真道:“祭酒大人不要乱说,如今盛世太平,你我也是不愿万民有难的。”

这倒是真的。

即使他们侵吞土地,也爱好清雅。

到底会有那么一点底线。

只是他们有,不代表重要的事。

“咱们这几家,最近务必要清查自家以及依附的各家。”文学士道,“万不能留一丝把柄,宁可多损耗些银钱,也不可让纪炀找到错处。”

“还有,纪炀的名声,不就是土地,田税,道路,水利积攒下来的。”

“你我两家难道不能做?”

“世家做起这些,可比他们要顺手。”

毕竟他们手底的人脉路数可是不少。

如果做起事来,只会比纪炀那边还要热闹。

只是有一点不爽。

这似乎是被纪炀裹挟来做。

若不是纪炀,他们也不用大出血。

如果想要拉下纪炀的名声,那就不能让他一枝独秀。

他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好抹黑,但只要不那么突出,这名声也就很快会被拉下来。

所以他们一边质问纪炀科举资格,当官资格,一边要跟纪炀比这谁对百姓好。

到那时候,百姓也不会只看着他,不会只把他当英雄。

世家下令自我清查,再去做修桥铺路修建水渠的好事,速度其实比一般官府通知还要快。

中原王朝很多乡里的水渠水利,其实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宗亲势力,世家在

现在六月份,田地收获之后,就可以减免田租,甚至不用减免,只要不多加派,足够当地百姓感激涕零。

趁着农闲的时候,各处的破烂浮桥,以及泥泞道路,统统都有所动作。

得到好处的百姓乡亲肯定高兴,被逼着出钱,逼着少收田租的世族则暗骂纪炀。

全都期盼着纪炀赶紧下台,他们也就不用做这些事了。

有时候确实要卷一卷,卷一卷自己,顺带着便卷了对手。

世家能绵延百年千年,自有自己的智慧。

他们不能像皇家宗室那般硬碰硬,这种软刀子对纪炀才有用。

时间到七月初。

各地不过开工一个月,汴京文报已经对世家各族大肆夸赞,目的只有一个。

纪炀又不是独一份的好官。

他做的事,各家也在做啊。

只不过各家不愿意张扬而已,不信的话你们去问问。

看看各地情况?

可话说出来。

只要纪炀今日倒台,那现在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会立刻停手,继续躺在吞并来的土地上享乐。

纪炀对这些心知肚明,也看出世家跟国子监确实要更高明一些。

世家开始做利国利民的事,拉下他的名声,削弱百姓对他的推崇。

国子监抓着他官职来路不正的事情不放,攻击这个弱点。

这确实比宗室厉害太多。

一定要形容的话。

宗室便是蛮干。

世家在智取。

如此两股势力较劲,皇上那边乐见其成。

估计恨不得他们再努力点,再比一比,开始真正的“官声”竞赛。

想要好官声,就要对百姓好,对百姓好那就是他们要让利。

只要百姓稳固,徐家江山便稳固。

这是一个没什么人受伤的世界。

可大家都知道。

这种好景象不会持续太久。

纪炀一旦落败,如此大好情形立刻化为泡影。

一个纪炀。

竟然能搅动整个承平国。

作为纪炀本身甚至跟皇上一样,想替世家鼓鼓掌。

撕,快点撕,撕得再响亮点。

官声不官声的,这算什么。

七月初三,急急忙忙赶来的韩潇,以及韩家几个子弟终于到了汴京城。

他们这一路上算是风餐露宿,总算赶到汴京。

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纪炀。

韩潇如果不是顾及礼仪体面,甚至想翻个白眼。

纪炀啊纪炀。

你这人怎么天天算计我!

他要从古博城离开时,纪炀答应的极为痛快,他就该想到是个骗局!

纪炀那人的心思,估计早就想到有朝一日还要他过来帮忙。

而且直接到了汴京。

说实话,就算皇上跟纪炀不写信,但这些消息传到潞州,韩潇也会亲自跑一趟。

只是不会像现在这般无奈。

来汴京的路上,韩家人便发现沿途不少县城村落,都在按照纪炀的方法减田租田税,更要修水渠普及化肥等等。

稍微一问,便有人说是朝中文学士牵头,带着世家们做的。

还说,世人都夸纪炀是个好官,文学士他们也是啊。

更说纪炀是买官来的,不如文学士他们官位来的正当云云。

这些话太有指向性,韩家人稍微想想便知怎么回事。

他们所做的事,看似跟纪炀无关,其实都跟纪炀有关系。

这些利国利民的事,韩家不会阻止,纪炀更不会阻止,即使这些事会对名声有损,但纪炀向来不在乎这个。

所以韩家五人到汴京的时候,心里对纪炀更多了担忧跟敬佩,半点升不起其他想法。

毕竟谁能看着自己名声越来越差,反而如此淡然?

韩家到汴京,纪炀亲自来接,一路把韩家几人接到伯爵府,韩潇头一个发现不对劲。

依自己跟纪炀的关系,他家用得着严阵以待?

还是说另有其他客人?

韩潇能当韩家家主,本就厉害,又做了几年古博城的城主,更是敏锐。

等纪炀把他引荐给当朝太子徐九祥的时候,韩潇更是无语看向纪炀。

你没事吧?

没事吧?

我千里迢迢过来,是给你洗刷文盲的称号!

你呢!

纪炀给徐九祥使眼色,太子果然从善如流,语气带着真切的欣喜:“您就是古博城的城主,韩家家主,韩潇韩先生吗。”

“久闻大名,孤心向往已久,如今终于见到本人。”

在太子旁边的金家大公子,也就是太子未来的大舅哥道:“韩家书香门第,世家豪门,先辈著书无数,更出过无数书画家,诗人豪杰,我等如今还在瞻仰韩家先辈的佳作,实在敬佩。”

金家大公子也是个有趣的人,跟林启比少些笑眯眯的狡诈,可聪慧程度不相上下。

刚到纪炀家里,就被一阵吹捧,韩潇只得回礼,他本就不是个强硬性子的人,人家客气,他自然也客气。

纪炀倒是在旁边没什么话说,韩大夫这次也跟着前来,在跟林婉芸讨论青霉素的事。

纪炀看着他们寒暄,最后轻咳道:“来都来了,先吃饭吧。”

“你们这路上肯定辛苦。”

韩潇皱眉:“你的事?”

纪炀摆手:“不打紧,清者自清,再说我也确实没科举过,也是买官来做。外面骂得没错。”

听着这话,仿若不在说自己一般。

但在场的众人,谁不知纪炀的本事,谁不知道他心怀天下。

如今

说来好笑,因为他,许多人的日子才好过些,反而名声更差了。

见纪炀是真的不在意,韩家人略略洗漱,便被拉着吃饭说话。

这桌上,太子徐九祥,金家长子,林启,纪炀,晁盛辉,井旭,颜海青。

再加上林婉芸,映月郡主,再有颜海青的娘子。

韩家来的五人分别是韩潇,韩大夫,精通算术的韩松康,再有两个韩潇的子侄辈,看着不过十三四岁。

最末尾是江云中跟江白鹤。

他俩在潞州扶江县的时候,就跟着蹭饭,今日也不例外,到底是自己家,他俩肯定不客气。

这一桌子人,最小的十三四。

最大也就是金家长子,今年二十九。

都是极为年轻的青年才俊。

徐九祥是个好脾气的,除了耳根子软点,面软点,没什么坏处。

高位都如此,

纪炀特意把韩潇安排到徐九祥身边。

以韩潇的性格,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未来君主。

韩家骨子里透着怕事,不想仰仗君威脸色。

人家徐九祥又是和和气气。

而且满朝青年才俊过来给韩家接风洗尘,这份体面,朝中找不来第二人。

就算如同韩家这样淡泊名利的世家,心里也是感念君主的看重,君主对他们的好。

此时的宫里,皇上跟林大学士还在勤政殿里,林大学士笑着道:“让韩家过来,是给他洗刷罪名,他倒好。”

皇上也笑,不过摇摇头:“何其有幸。”

何其有幸,在他们两个老了的时候,有个纪炀出现。

世家用修水利修道路减免田租来跟纪炀对抗,是他们俩微微吃惊的。

但更让人吃惊的是,纪炀原本可以从中作梗。

可他只是看着世家用这些东西来污损他的名声。

当官的,要么为财,要么为名。

也就是纪炀了。

看着世家热热闹闹做事,甚至暗中传消息,说他们做得不如纪炀,哪哪还有缺失。

这消息一出,世家肯定开始找补,只恨不能一蹴而就,直接比过纪炀的功绩。

皇上还略略算了算:“他们这次也是大出血了。”

这都是实打实需要银钱人力才能做成的功绩。

对人力还不能苛刻,否则得不偿失。

拉下纪炀的名声,耗费他们不少金钱精力。

林大学士对此是有担忧的,那些人肯定会把账记到纪炀头上。

只是见纪炀对此毫无顾忌,让他这个老人家都忍不住想问问,他到底什么想法?

真的不担心?

还有工夫把韩潇引荐给太子?

不过这个举动倒是让皇上很是满意。

韩家极为特殊,他们只会在最太平安稳的时候出世。

他家那种小心谨慎的态度,是让皇上都暗暗吐槽的,前几年他们倒是以后出世的想法。

灌江府那种情况,让他们又龟缩回去。

可以说,韩家能不能出世,跟他们能力没多大关系,只要他们能主动出来,就说明此时朝堂处于安稳时间,是前朝皇上都拿出夸耀的事情。

作为现在的皇上,他其实也挺想要这个殊荣。

原本以为不太可能了。

纪炀这一手,倒是让他很是高兴。

毕竟简单来说。

韩家出来,证明当朝皇帝做得好。

哪个皇帝能扛得住这样的夸赞。

这会把韩家引荐给他儿子,皇上自然更加高兴。

对于林大学士的问题,纪炀到底想做什么,饭后送走太子的韩潇也问了。

纪炀跟韩潇在侧厅喝茶,纪炀悠闲自在,韩潇却发问道:“你把我喊过来,接下来呢?”

“我把你这些年的文章全都带来了,绝对能让那些人闭嘴。”

国子监不是说纪炀没文化,不配当官吗?

这些东西绝对能让他们闭嘴。

韩潇等着纪炀下一步计划,纪炀却笑:“不急。”

“不急?”韩潇皱眉,“外面都怎么说呢,你没听到?”

“再好的名声,都经不起这样的消磨。”

世家较上劲,花了血本跟纪炀比政绩。

此消彼长,再加上对买官之事的抹黑,纪炀真的不担心?

还不趁着自己过来,那些人还反应之前,赶紧一波澄清。

纪炀不是有京都趣闻吗,赶紧澄清啊。

纪炀给韩潇倒杯茶:“这是太子给的茶叶,你尝尝。”

韩家人是爱茶的,可这会注意力还在纪炀身上。

“太子仁德宽厚,实在是个不错的未来君主。”

听这话茬,韩潇明白意思,刚要拒绝,说一句自己送了东西,帮纪炀澄清之后就走。

但纪炀下一句道:“你今日到汴京,那边肯定听说了,这会必然在猜你来汴京的目的。”

“为了不让他们猜到你来此真实原因,便装一装,装作被我引荐给太子殿下。”

“只当是我为了讨好皇上,讨好太子,所以让你来。这样便查不到文章的事了。”

当初韩家知道纪炀不通文墨,有心想教他。

可又担心惹祸上身,所以两者将此事直接瞒下,没人发现韩家暗地里是纪炀的老师。

所以这事也好隐瞒。

只是要给韩家急匆匆到汴京找个好借口。

否则肯定会发现端倪。

纪炀给的借口便是。

我假装把你引荐给太子!

当个借口好不好!

韩潇看他。

这是假装吗?

你没引荐吗?

只是纪炀为何不澄清?

他不相信纪炀不懂,这事肯定越早越好。

他非但不赶早,甚至要找个借口隐瞒?

纪炀见他疑惑,笑道:“如果我现在澄清了,一举击垮世家,让他们垂头丧气,如同败家之犬。”

“那刚修建一个月的水利化肥,刚开始减免的田租地租,还作数吗?”

韩潇猛然皱眉。

纪炀打的是这个主意?!

世家本就是带着拉下纪炀的想法,所以才会让利。

他们让利,是为了更好地持续性牟利。

一旦纪炀逼他们溃败。

一旦他们想明白,就算让利,以后也不能谋利。

那现在所做的一切,肯定会立刻收回,立刻减少损失蛰伏起来。

纪炀是在用自己的名声,自己积累多年的官声,来换

纪炀之前总会周旋许多筹码,可他这次的筹码是自己。

或者说,自己多年的努力。

消耗他的官声,换来

韩潇面前的茶迟迟未动,反而纪炀吃出几分滋味,好茶就是不一样。

纪炀轻笑看他,开口道:“怎么?不值得?”

韩潇并未说话,他心里也觉得值得。

但换作他,他虽然会这么做,却想不到这么做。

牺牲自己这种事,总会排在所有想法之后。

更别说明哲保身的韩家。

“别这么看我,等我这官声也支持不住的时候,还是需要你来澄清的。”

“只是澄清之前,不能让他们知道文章的事,你就要有个合理的借口留下。”

见纪炀还是一如往常挖坑,韩潇无奈:“这个借口不是已经有了?”

“我被你引荐给太子,准备留在汴京任职。”

以韩家的情况来看,不用科举也有官做,靠的就是名声。

这倒是许多世家为官的路数。

这种路数会比纪炀那样的名正言顺。

同样走后门做官,也是有差距的。

纪炀早早清楚,他这买官的事情,迟早是个大坑。

如今既然坑都在了,不如往里面浇点水,从大坑变成蓄水池,算是废物利用?

纪炀乐观得很,这汴京府尹跟太子近臣做得开心,旁人的担心也不放在心上。

韩潇的到来,让世家那边确实又不高兴了些。

韩家他们都知道,避世,龟缩,好听的难听话的话都有。

但不能否认他们的才华。

更不能否认人家的学问。

至少韩家到了朝堂上,纪炀那边多了个十分有学问的人。

他也是算下过功夫了,如今朝堂名声不好,便请来韩家好拉拢圣心,拉拢太子。

但这有什么用?

只要他还在提议改革国子监跟官学。

他们就还有抨击的角度。

买官这个天然缺陷,是纪炀如何都不能避免的。

也不知纪炀哪来的精力,现在还在主张改革国子监跟官学,更推举不少真贫家出身的子弟,说什么,他们最了解乡里,最了解民生。

还说什么,要给他们更多机会。

机会就那么多,给他们了?那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呢?

可这种说法,显然让很多穷人赞同。

特别是纪炀待过的潞州跟灌江府,中间的凉西州也一样。

全都在鼓励穷人的孩子读书。

纪炀甚至还在工部商议,怎么降低印刷成本,怎么降低纸张的价格。

如今够便宜的了,还要再降低?是想让最穷的人也能学会高贵的诗文吗?

这一番折腾下来,还真让工部做出更便捷更便宜的印刷工具,估计只要纪炀争取完那两项改革,便会立刻顺势推下去。

到时候还真是书贱如稻草了。

文字也好,知识也好,本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皇上欲言又止,纪炀帮他打压世家的时候,顺势夹带了自己的“私货”。

可他又深知纪炀的想法,也知道让百姓开民智不是坏事。

但这种做法,显然更让掌握教育资源的国子监震怒。

当教育不再是特权,那又会把他们置于何地?

特别是灌江府那边。

那边百姓动不动喊着平等,喊着地主家有的,我家凭什么不能有。

更别说他们因为识文断字,多少轻易蒙蔽多少侵占土地的方法都不管用。

纵然有些豪强多买了土地,请佃户的时候都要客客气气。

因为纪炀留下的根基太过猖狂,那些佃户竟然会联合起来抵抗。

真是气死个人。

如果整个承平国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虽然现在捏着鼻子给自己治下自己土地的百姓让利,但也不代表他们真的愿意给出去。

从六月到七月,如今八月份,他们放出去的血实在太多了。

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好在银子花出去有效果。

现在

更有不少官员,全都是以“扶百姓”“分土地”扬名。

特别是文家几个官员,对百姓谦逊有礼,那照拂的力度,可比纪炀强多了。

再想仗着官声跟他们大声说话,那是做梦!

在异常诡异的情况下,两方竟然比着刷战绩。

不管内里如何想,百姓们纷纷称赞朝廷,称赞朝臣。

硬生生把朝中局面如此扭转,纪炀所做的一切,都让人侧目,即使世家里有些人,心里都在暗暗钦佩。

时间进入八月,算起来宗室凉了小半年,那些科举出来的宗室总算松口气,可以想办法开始寻外放了。

其中徐铭就是他们主要交流对象。

当初被梁王派去灌江府跟纪炀竞争的徐铭,在灌江府是很丢人,派到其他地方,竟然十分不错。

算是少有给宗室争脸的,也让皇上脸色好看许多,允准科举出来的宗室子弟们出去外放,但想要的特权是没了,只能凭借自己一点点挣。

而世家跟纪炀因为国子监改革的事,进入白热化,双方都不让步。

不过让世家惊讶的是,不管他们怎么抹黑纪炀,他的名声似乎都没到低谷,纪炀本身也不甚在意。

废话。

想想纪炀没出汴京时候的名声。

再低谷,能比那时候还低吗?

还有,如今汴京许多流行货物都出自纪炀的手,那灌江羊,如今价格还居高不下,谁不服气。

更多的,还是汴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

比如各个行会的标准,汴京码头的整修,来往百姓的安置,以及照顾各个里坊的老弱妇幼。

他手下捕快小吏日夜巡街,让汴京的治安更上一层楼。

连赌场私娼都抓了好几回,更救下来不少无辜百姓。

还有京中权贵子弟,都不敢任意妄行,实在再好不过。

这些事情说起来一桩桩一件件,可实际对百姓的生活大有裨益。

京郊更不用说,各处田地哪里没有他的身影,他跟太子殿下设立的农庄里请了许多厉害农人。

说是要把天下种田好用的方法都汇集起来,互通有无。

京郊是最先受到便利的。

不管其他人怎么说,不管纪炀如何低调,总会有人记住他做的事。

至于买官的事。

你们朝廷里,就他一个买官的吗?

世家对此也万般无奈。

乡野之间,舆论算是打了个平手。

好在朝堂上,对纪炀的口诛笔伐很是占上风。

毕竟一谈论到写作文章,纪炀直接闭口,反驳得余地都没有。

他都这样的,其他人更不用说。

再看看他每次写的公文,什么华丽词汇都没有,更不会引经据典,全都大白话,简洁是简洁的,但不好看啊。

你这样的去科举,早就被刷下来了!

还当官!

还改官学跟国子监?!

做梦!

纪炀似笑非笑看着他们,指了指说话那人:“擦擦口水。”

???

看!

世上有比他更会气人的吗?!

不过这次朝会吵完这件事,还有另一件要事。

那就是一向避世的韩家来了!

虽说之前也在灌江府古博城做城主,到底没有正式授官,这次跟以往不同,他正式接受皇上任命。

到了国子监任职,直接做了国子监监丞。

监丞这个职位,在承平国算是国子监内里三把手,但职位特殊,属于监察部门。

一定要类比的话,像是各地的通判,官衔比国子监祭酒,以及司业低,可实权不小,直达天听。

要说韩家的地位,也够得上这个职位。

问题在于。

韩潇乃纪炀推举,是纪炀跟太子的人。

这便有些不同。

韩潇由纪炀推举给太子,再由世族应天金家举荐朝中。

完完全全的太子一派。

太子此举,岂不是完全站在纪炀那边。

这个认知让纪炀在朝堂上又扳回一城。

再这样下去,纪炀那边丢了不少名声,可他们损失却是无数真金白银。

可事情做下去,若半途而废,岂不是平白给纪炀添名气。

好在他们家底殷实,这点还不算什么。

除开他们两拨人吵架。

朝中更重要的事还要数太子大婚。

皇上日渐虚弱,大家都看得出来,太子执政渐渐有些模样,等到他大婚之后,估计会交给他更多事情。

世家肯定会在太子真正掌权之前,彻底解决纪炀。

否则以太子对纪炀的信赖,那时候他会更难对付。

所有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太子大婚上。

金家的二小姐正式住进京郊皇家别院,在这学习皇室礼仪,虽说身为世家小姐,这些都是必备功课,她在应天被列入太子妃名单的时候也已经开始学习。

但这些都是规矩,一步都不能出错。

按理说太子大婚,准备的时间应该更长些。

谁都知道皇上如此行事,是怕自己再像三月份那样,所以早早铺路。

应天金家自然是没意见的。

其实皇上会选他家,金家也有些意外。

他们家一直低调,算是偏安一隅,汴京那么多门户没选,偏偏找了他们,连皇后娘家都只能做侧室。

应天金家得此厚爱,肯定将身家放到太子身上。

到汴京之后,得知太子如此宽厚,便知这是他们金家的时运来了。

所以对五月份定亲,十月份大婚完全没意见。

有意见的都是傻子!

至于帮着纪炀,那也是金家人看得通透,他们不用管其他的事。

太子喜欢的,就是他们喜欢的。

太子要帮的,就是他们要帮的。

纪炀送走过来喝茶谈事的金家大公子,见他面带遗憾离开,纪炀反而笑笑。

林婉芸走了进来,惊讶道:“他要教你写文章?”

纪炀忍笑:“对,他要教我写文章。”

其实最近不止金家大公子一人这么说。

今科状元,那个补丁书生叶锡元,也结结巴巴说过这件事。

“下,下官也算通些文墨,若纪大人不嫌弃,要不然咱们一起读书做文章?”

这说的都很客气了。

不过今科状元说自己通些文墨,实在太谦虚了,估计是顾及纪炀的面子。

但他跟金家大公子一样,都想教他科举文章,好让那些质疑纪炀学问的人闭嘴。

林启也委婉提过,甚至颜海青都来问过几句。

全都被纪炀客气送走。

这些消息传到国子监那边,自然好一通嘲讽。

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林婉芸却晓得相公跟韩潇的往来。

更知道便是没有韩潇,她家相公同样手不释卷,比多数考过科举的人看书还要多。

纪炀又笑,也就婉芸懂他了。

至于韩潇?

韩潇都懒得登门,纪炀本事他还不知道,若真想写花团锦簇的文章,那简直信手拈来。

如今要不是为了持续让世家放血让利百姓,早打他们脸了。

纪炀想打人脸的时候,可从来不含糊。

他这会正忙着在国子监当官呢。

他这一来,国子监里面立刻微妙起来,不过有纪炀娘子林婉芸在,两人倒是可以联手挑战一下国子监的权力中心。

韩潇刚想到这,下意识给自己一巴掌。

这都是跟纪炀学坏了!

以往他哪会有这样的想法!

意识到这之后,韩潇看向纪炀的眼神更加怨念,倒是让国子监学生们更害怕韩先生几分。

韩先生,莫不是要哭吧?

外面还在因为纪炀到底有没有学问,到底适不适合做官吵架。

皇上跟太子却在看因为纪炀的缘故,侧目的让利。

单凭这一点,纪炀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普通民众不明白此事,皇上还能不懂?

甚至还因为纪炀名声削弱,没那么忌惮他,更好用他了。

皇上此刻只有一个想法。

纪炀,到底有没有算到这一层。

不管有没有算到,他都会再助纪炀一把力。

皇上对太子道:“十月大婚,迎亲礼官,便选纪炀吧?”

他的傻儿子当然一个劲点头。

徐九祥对纪炀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然不会拒绝。

迎亲礼官,一般由宗室亲王来做。

太子跟皇帝娶妻,肯定不会像普通人家一样亲迎。

要选近臣,或者宗亲代替。

若没有纪炀,该是宗室平王,又或者林大学士迎接,连文学士都是第三人选,可见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等皇上圣旨下来,朝野上下这才意识到,世家再攻击讨伐纪炀有什么用!

人家要给太子当迎亲主礼官了!

你们还在这斗?

手段是不是需要升级了?

消息传出,文学士,国子监祭酒也没了往常的淡然。

此等要位,怎么能给他?

怎么可以给纪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