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梦回曹魏 >第4章 一字之差

第4章 一字之差

作者:昙花先生字数:1801更新:2024-02-26 15:38

苏慕有些疑惑,走到县丞身边问道:“有什么事吗?需要我扶您起来吗?”

“不是的,你懂诗词赋吗?”县丞急切地问道。

“诗词赋?”苏慕挠了挠头,“我只背过一些,具体的意思就不太明白了。”

“赋就是诗的引言,你把你背过的说说看。”县丞催促道。

“好的,我曾背过一首关于幽州的诗,大致意思是:燕都之地,幽州所在。左有沧海环绕,右有太行依靠。北边有居庸关作为屏障,南边与江淮相连。天府之国,实至名归。前有水系环绕明堂之地,后有坚固山峦作为屏障。北可控制漠北之地,南可统领江淮之域。有诗赞曰:燕山如长蛇,千里陷一汉。首闲西山路,尾挂东海岸。”苏慕脱口而出,这是他前世学过的知识,再加上老师讲解时的补充。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只有县丞急忙催促苏慕继续说下去。于是,苏慕继续背诵着有关幽州的诗句,而仓曹刘林则快速地记录着。

“这首诗真是妙极了!如果幽州真有如此格局,那它确实是集山脉之险峻、河流之幽静、平原之肥沃于一身的藏风聚气之地啊!”县丞感叹道。

此时此刻,郡守田泽的目光也转向了苏慕和县丞这边。

刘仓曹察觉到郡守的注视,向县丞使了个眼色。

“或许老朽可以……”县丞话未说完,郡守便开口问道:“老县丞,这位军士是何人?”

县丞坐在那里,苏慕则恭敬地站着,县丞轻拍了一下苏慕的大腿,低声示意:“回答。”

苏慕上前一步,抱拳施礼,神态恭敬:“在下,渔阳郡马弓手苏慕,见过大人。”

“可有表字?”郡守的目光温和,继续问道。

苏慕略一思索,对于“正冠”这一仪式,他只是略有耳闻,作为成人礼的一部分,却并不甚了解。至于这具身体是否已经历过这样的仪式,似乎并不太可能。“回禀大人,我并未受过多少教育。”

郡守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听你此言,似乎并不相符。拥有如此才智,怎能任其荒废?”

刘县丞紧接着说:“我回去后就会为他安排正冠的事宜。”

“嗯,你目前在担任什么职务?”郡守继续询问。

“我在县里担任马弓手。”苏慕回答。

郡守听后大笑,苏慕原以为这是对自己的嘲讽,但见其他人也露出笑容,他心中反而坦然。毕竟,前世丢过的人,比今生所见的还要多。喧闹声过后,郡守继续说:“谁说我北地没有学识渊博的人?不仅有学识,还曾深入敌营。你难道就是征北郭大将军麾下的那个雪马斥候队的队正?”

苏慕一愣,没想到郡守会知道他的身份。他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是的,大人。”

郡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他稍作停顿,接着说,“苏慕,你在渔阳好好干,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前途无可限量!”

这番“前途无可限量”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一愣。

仓曹看了看县丞,县丞眨了眨眼,随后便是一场关于各大家作品的讨论。

苏慕听着这些不知所云的文章,心中感到困惑:“怎么没有了晋朝还如此夸夸其谈,长期这样下去,浮夸风气必然盛行。”

苏慕一直没明白,不是人创造了潮流,也不是潮流选择了人,人只是被潮流所裹挟,人只是载体。

不过,通过听郡守关泽和县丞们的谈话,苏慕也发现了自己虽身在其中却不理解的事情。

他明白了当前士兵的凝聚力首先来源于魏武帝及其继承者实施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错役制”,即士兵与家人分离,被调到远离家乡的地方服役,旨在防止士兵因家庭关系而产生叛变或逃亡的念头。

这种制度在曹操统治兖州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并在曹丕称帝后得到进一步强化。

此外,曹魏政权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也非常严格。魏武帝本人在军事上的才干和对战争的研究,使他能够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军事训练和管理措施,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和对命令的服从度。

但是,北地在人民心中有着一定的偏远观念,所以在北地的制度就是并行,屯田加换乡,苏慕、张三、潘武、李忠这些人都不来自同一个村庄,彼此之间没有血脉上的关联。

宴会终了,苏慕随着县丞等人回到了馆驿。他观察到其他人并未一同返回,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揣测,带着青春的羞涩询问县丞:“大人,不知我们何时启程返归?”

县丞和仓曹相视一笑,瞧着他那副模样,县丞故意不直接回答,而是打趣道:“年轻人是该多见识见识。你看这苏慕,都已经学会了雅言。”随后他又说:“知道你小子想出去走走,明天你就不用跟着了,让张三跟我们去。”苏慕听罢,恭敬地抱拳致礼。

众人散去后,郡守田泽的文书官问他:“大人,您今天怎么对一个小兵这么感兴趣?”

“这小子有胆识,也有文采。”郡守评价道。

“哦,那个马弓手苏慕?”文书官回想道。

“不可小觑。要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