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第309章 农田

第309章 农田

作者:看快前面字数:1710更新:2024-03-27 06:30

崇祯七年,五月。

庐州府春耕完后,便开始夏收。

这给韩昔的感觉南边的农户要比北面的农户繁忙多了,因为这一年多了一茬收获和耕种。

这次夏收,有收割机器的加入,稻田比之以往收割快了将近十多日,稻田收割后,粮食减产的可能会选择休耕,没减产则会种植大豆,小麦一类作物。

换做以往,一般都是周期短些的大豆,杂粮。

但因为今年粮食收的快,所以都选择种植小麦。

韩昔产下的五百顷地收获很是喜人,因为在水稻快成熟时追加了一次肥料,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两石五斗,就是三百七八十斤。

这次韩昔并没有直接全部拉走所有粮食,虽然将粮食全部拉走,他是爽了,但长期以往,如此模式会消磨农户种田的积极性。

关中收粮模式有三四种之多,划分精细,更是有榆林,吕梁山,潞安府几地成功例子,如何收粮更适合庐州府自然难不倒韩昔。

明朝种佃田还是很繁琐了,像韩昔这般的大地主和佃户间其实还有“中人”或者“保人”,类似后世的二手房东。

而且耕地雇佣契约也是这些“中人”或者“保人”署名,地主不署名。有这些人在,原本三成的租子,便会涨到四成,甚至五成,再加上朝廷一到二成,贪点甚至三成的税赋。

假如有田五十亩水田,年景好时亩产约为两石,一百石头的粮食还能剩下二三十石粮食,扣去两石左右的种粮。一家子也能吃的饱,遇上好心的官府和地主说不得还能丰衣足食。

年景不好,一亩产出一石,那就是卖儿卖女的节奏了。

而且这还是假设五十亩水田,实际上佃农能管理二十亩水田已是不错,大多数人都是水田混合着旱田。

韩昔直接去掉中间商,署名也是韩家军。

四平村。

家家户户都是面露喜意的拉着粮食在一棚子,今年粮食可谓是大丰收,虽然这要上缴的有点多。

棚子就是韩昔派来收税的,这次不直接拉走全部粮食,收缴六成税赋,五百顷地大概能收上七万石的粮食。

刚好够此时庐州府韩家军吃到八九月的秋收。

四周不少其他乡里的人都过来观看。

“亲家,亲家,听说这韩老爷帮交赋税,是不是真的?”一穿着白色麻布长袖老头拉着满脸笑意的灰袍老者问道。

灰袍老者有些错了,没想到这十几年没见过一面的亲家居然亲自跑过来,要知道这亲家一直埋怨他们家里穷,姑娘嫁过来受苦什么的,不过这亲家每年都送点米粮过来,他也不好说什么。

“刚刚问交粮的管事,确实是帮交赋税。”灰袍老者笑着道。他家里管着十亩水田,三十亩旱地。

交了租子后还剩下十石稻谷,十二石小麦。

灰袍老者一家有十四口人,可谓人口十分多,之所以不分家主要和朝廷缴税制度有关系。

明朝的税收制度是以户为单位,在这贪官横行的明末,只有一大家子相互扶持才能渡过难关。

所以家里有老人在,可以压住底下兄弟时,一般都不会分家的。

只有老人过世后,兄弟心思各异才会分家。

而二十二石粮食,加上有两个儿子在巢湖市场干活,已是能让一大家子过上丰衣足食的一年了。

而且听说从今年起,韩老爷还包了耕地种子,还有肥料什么的。

这感觉就是在喂饭吃,虽然上缴六成的租子有点多,但在佃户心里韩昔就是个好东家。

“听说帮韩老爷种地,帮开垦,帮收割,是不是真的?”白衣老头接着问道。

“是真的。”灰衣老者点头道。

周围竖起耳朵偷听的人,听到后很是心动。

现在其实有不少人想将田转入韩昔麾下耕种,但听到要收六成租子,而且还不是永佃田,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

明朝江南一地佃户租田分大多都是永佃制和押租制。

而韩昔手上大部分耕地其实都是永佃田。

所谓永佃田,就是地主只有收租权,而无权随意增租,换耕地佃户,干预佃农种植什么。

而佃农却是可以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意思就是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了。

可以说,韩昔手上很多土地都只是有所有权,并没有使用权。

不过韩昔手上可是有刀子,这种小事自然不是事。

押租制,也有些类似,只是佃农入场时要交付一笔押租,租期不满,地主不能换佃户,佃农一样可以将土地转佃他人。

这种模式很类似后世街道上的房屋,店铺租借。

现在江南一地,高达六成耕地都是如此模式。

江南人多地少,其中土地归属上,可谓十分的繁杂,经常出现一地多主的情况。

韩昔手上就有很多纠缠不清的永佃田。

可韩昔这里种植什么作物都是规划好的,自然不允许你用耕地种植桑树什么的。

至于永佃田的规定,韩昔自然不会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