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崛起 >第295章 诗与现实

第295章 诗与现实

作者:一而再字数:1677更新:2024-04-17 21:54

此时的大殿内,依然安静,所有人都在认真品鉴着平康公主刚刚念的那首诗,皇帝刚刚说了,这可是皇帝写的诗。

大殿上,除了平康的姥爷黄观一脸得意的神情除外,全都在仔细品读皇帝的桃花庵歌。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方孝孺离得平康最近,他听的也最清楚,当读出前两句的时候,方孝孺觉得太庸俗。

可越到最后越觉得全诗画面艳丽清雅,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方孝孺当即便明白,这是一首能流芳百世的好诗,方孝孺震惊了,他没想到,皇帝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

方孝孺还沉浸在桃花庵歌的意境之中,朱允炆问道:“方大人,你觉得朕的这首桃花庵歌怎么样?”

“好诗,绝对是一首能流芳百世的好诗”

“这么好的诗,他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吗?”

“这......”

“别这啊那啊的了,现实一点,务实一点,如果诗词歌赋能让百姓吃饱穿暖,朕可以每日什么都不做,只写诗词,方大人觉得如何?”

“臣......”

不等方孝孺开口说话,朱允炆悠悠地开口念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方大人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方孝孺彻底震惊了,不仅仅是方孝孺,大殿里的人全都一副震惊的表情,刚刚,就在刚刚,皇上信手拈来,又作了一首诗,这首诗的意境和桃花庵歌的意境截然不同,是皇帝渴求人才的一种心境。

方孝孺还没来得及回答皇帝的问题,只听见皇帝又开口悠悠地念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允炆再次念完一首诗,看着满脸震惊的方孝孺笑着说道:“方大人,朕也会写诗,也喜欢诗词歌赋,但,再优美得诗句,都比不上老百姓吃饱穿暖的笑声,大明江山,是朕的江山,也是天下人的江山,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治理江山,建设大明”

“方大人,朕说的人才,不是只会写诗,写八股文的人,而是实实在在能做出实事的人,不管他是农民,还是铁匠,还是商人,只要有利于大明,都是人才,就你现在的思想格局,就你这思想......,方大人,朕现在觉得,你不适合担任宣传部的尚书......”

“皇上,臣是希望皇上遵循祖制,才是正道”

“遵循祖制?嗯,就靠剥削老百姓来实现虚假的繁荣,靠繁重的徭役去压榨老百姓,最终老百姓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百年之后,大明会被另一个势力推翻,改朝换代,这就是遵循祖制吗?”

“皇上......”

大殿内,所有人听得出皇帝的愤怒,纷纷跪倒,他们不理解,也不明白,皇帝到底要把大明治理成什么样子。

其实朱允炆早就和他们说过了,国富民强,经济,科技,农业,工业,文化全面发展,不再单单依靠剥削老百姓从土地里刨出来的那点价值,他要彻底地改变这个社会的架构。

朱允炆看着跪倒的文武大臣,内心百感交集,方孝孺是个忠臣,但是,他不理解不相信朱允炆,怎么做朝廷的宣传部尚书,难道把他方孝孺的这种思想宣传给百姓吗?

“王敬止”,突然,朱允炆看着王敬止喊道。

“臣在”

“你相信朕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为大明社稷,为大明的百姓谋福利吗?”

“臣相信”

“你是真相信还是假相信?还是像方大人一样,把对朕的意见保留了起来?”

“皇上,臣诚心诚意相信皇上,虽然有些事情臣不理解,但臣相信皇上,就像皇上几个月前安排部署大军围剿叛军,有些部署臣也不明白,但最终事实说明,皇上的决策是正确的,臣愚钝,但臣愿意协助皇上,完成皇上心中的梦想”

“你知道朕的梦想?”

“皇上曾说过,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有钱花,有房住,小孩子有书读,国富民强,天下太平”

王敬止的话,让朱允炆都有些开始兴奋,他的梦想,在这个时代人的心里,那么不切合实际,但还是有人相信的。

“谢谢你,敬止兄,谢谢你相信我”,朱允炆被感动了。

“皇上......”

“皇上,臣也相信”,黄观大义凛然地说道,打败朱棣叛军,黄观和王敬止任务最艰巨,皇帝现在的大智慧他们两个人的切身体会也最深刻,皇帝的想法虽然无法让人理解和接受,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和英明的皇帝相提并论。

“皇上,臣也相信”,紧接着,李景隆也信誓旦旦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