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三国:成为谋士,谁比得过他啊 >第140章

第140章

作者:许平荀彧字数:1176更新:2024-04-19 04:42

而刘协迁都濮阳,并大封天下的事情,反而是新起了袁绍阵营的骚乱。

袁绍眼底尽是寒光,手中捏着三封所谓的圣旨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

片刻后,袁绍砰的一下将圣旨拍在桌子上,然后将三封圣旨扔了出去,怒喝道:“曹阿瞒!竖子焉敢阴我!”

在袁绍眼里,这圣旨上直往地下嘀嗒坏水,那简直坏透了。

袁绍现在已经五十余岁了,连孙子都有了,年后二儿子袁熙也要正式和甄家小姐完婚。

耳顺之年的袁绍本该早早立下接班人,但却迟迟不曾有动静。

因此,袁绍营中谋士、将军自然而然的划分为了三派,分别投于三位公子麾下。

而刘协这三封圣旨,除了封赏袁绍本人的圣旨外,其余的两封圣旨可谓是包藏祸心。

并州、幽州初下,袁绍确实也打算派遣信任的得力干将去坐镇,然而刘协这圣旨一下来,可以说是把袁绍架在火上烤了。

袁绍本来是最宠爱三子袁尚的,但营中诸多谋臣将士,以废长立幼乃是霍乱根源而反驳回去了。

最最让袁绍难受的是,圣旨里封的不是州刺史,而是州牧!

刺史说白了就代朝廷管理一地,还随时可以收回权利。

但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权,说白了就是一地诸侯。这职位封是封出去了,可是你怎么收回来?

刘协这一道圣旨,几乎起到了和推恩令同等的效果。

如果袁绍放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上任,那么可能要不了几年,自己的两个儿子就可能会另起炉灶。

但如果不承认这个圣旨,强行扣押袁谭、袁熙二人,那势必也会使得自己内部产生巨大的矛盾。

而且袁绍还会因此背上抗旨不遵的骂名。

试想一下,袁谭、袁熙二人马上就可以成为一州之主,大展宏图,这种情况下却被自己的父亲袁绍压了下去,二人岂能心甘情愿?

袁绍心焦之下,不知道如何是好,却也并未召集谋士前来商讨,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下大多的人暗自下注了自己的儿子。

袁绍冥思苦想之下,做出了一个能令曹操做梦都笑醒的决定:奉圣意,派袁谭往并州任并州牧、袁熙往幽州任幽州牧,袁尚则任冀州别加,位仅在袁绍之下。

不过虽然袁绍同意分封两人任职州牧,却同时分别派遣了心腹,分别任命为并州侍中、幽州侍中,以此分化两人的权柄,好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牢牢的掌控手中。

之所以加封袁尚,也是袁绍希望能补偿自己的这个幼子。

……

濮阳曹府内,曹操看着冀州传来的消息开怀大笑,不停的抚掌称绝:“哈哈哈哈!本初啊本初!你果真走了一步臭棋啊!”

袁绍这种做法和明说立袁尚为世子有什么区别?

如此一来,袁谭、袁熙二人必然会与袁尚甚至是袁绍离心离德,冀州会慢慢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

曹操笑了好一会儿,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心有余悸道:“文和不愧为无双谋臣,仅用一计,便使得袁绍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真国士也!”

这就是阳谋,无论袁绍怎么做,都是错的。

不放袁谭二人走,是抗旨不遵,并且会引得两兄弟记恨,甚至兄弟倪墙。

但若放走了两人,暂时冷落一时袁尚,虽也会产生些麻烦,但至少不会让两兄弟心生不满,甚至另起炉灶和袁绍心生嫌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