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落泊秀才 >第554章 来到麻布山

第554章 来到麻布山

作者:端木赐一心字数:1759更新:2024-02-24 09:01

番国的国土面积不小,从塞北到麻布山有一千多里,中途要经过十多个重镇。

李广等人每到一个地方,便利用各种方式,散布耶律汗即将复出的传言。

虽然散布的是谣言,但可信度非常高,人们深信不疑,在耶律五多年统治中,番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

特别是最近几年,已经是苦不堪言了,如果耶律汗继位,他们日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人们开始期待,希望耶律五早日下台,让苦难的日子尽快结束。

这天,众人在一个重镇散发传言后,没走多远,便看见前面出现绵绵的重山,此时距离麻布山,还有一百多里。

已经走了十多天,估计一路上散布的传言,已经传到雁京了。

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消息已经传到雁京,雁京位处番国的南部地区,传言传到那里,基本上番国人都知道了。

大北朝的军队,在距离黑水城五十里处驻扎,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对方可能随时攻城,也不知道萧仪的炸弹研究得怎么样了,黑水城能不能守得住。

就在耶律五担惊受怕,焦头烂额之时,一系列的传言传到雁京。

这些都是耶律汗复出的传言,不仅有耶律汗本人现身,还有神仙显灵,告知民众耶律汗即将继位。

耶律五大惊失色,立即让人追查消息的来源,很快有人向他报告,这些传言来源于多地,无法查证来自何处,好像每个地方都有传言,而且传言的版本都不尽相同。

本来各地都在征兵,可听到传言之后,各地再也不敢征兵了,这是因为耶律汗反对征兵。

虽然耶律汗影子还没有看到,耶律五的政令就不好使了。

雁京有不少的老臣,他们都是当年耶律五发动政变时,幸存下来的,有些人早已不问政事,突然听到这些传闻,兴奋不已。

也有一些老臣还为耶律五效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当初不委曲求全,早就在那场政变中被杀。

当听到耶律汗已经现身,准备复出的消息后,这些老臣又惊又喜。

看来二皇子当年并没有被耶律五所害,而是逃出了魔掌,经过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终于等到了复出的机会。

他们知道二皇子耶律汗是个仁义之君,如果他能复出取代耶律五,将是番国的幸事。

可现在怎么办,大北朝的军队已兵临城下,番国危在旦夕,耶律汗此时复出,又有什么用呢。

老臣们不由得叹息起来,要是耶律汗早几年复出就好了,现在复出已经晚了。

不过耶律汗要是真的复出,他们这些老臣一定会支持的,当初他们效忠先皇,现在仍然会效忠二皇子耶律汗。

就在番国乱成一锅粥之际,大北朝的朝廷终于得到确切的消息,李广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边关,与韩元帅会合,集结三十万大军,攻打番国。

在此之前,朝廷就得到李广率领水仙村十万大军,去攻打番国的消息,皇帝也听说了,可根本就不相信,认为是谣言,一笑了之。

这回消息确凿了,李广确实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边关,与韩元帅会合,发兵攻打番国。

而且李广的十万大军已经进入番国,在距离黑水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随时夺取城池。

皇帝大吃一惊,立即召集众臣议事,大北朝出兵攻打番国,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和皇帝竟然都不知道。

如此重要的事情,李广和韩元帅都没有向朝廷通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大臣议论纷纷,无法得出其中的原因,李广和韩元帅都没有向朝廷报告,肯定有他们的考量。

这时皇帝心中有一个疑问,既然李广和韩元帅对外称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可两地的兵力加起来才二十五万,按理说还要从京城调兵五万,可李广根本就没有要求京城出兵。

皇帝就是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其中原因,便要求兵部安排人彻查此事,四王爷一听,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四王爷认为,李广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在做一件大事,此事一定与北方三国有关,并不是出兵这么简单。

如果朝廷让兵部彻查此事,动静太大,可能会影响李广计划,让李广所做之事受到影响。

皇帝觉得四王爷的话很有道理,便问四王爷怎么办。

四王爷想了一下,告诉皇帝,他准备安排亲信,前往水仙村和边关,打听此事,仅此而已。

皇帝点了点头,同意四王爷派亲信去打听此事。

再说李广一行,他们又赶了一天的路,终于来到麻布山区域。

麻布山的范围太大了,许多山峰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头,有几座山峰高耸入云,山顶上常年有积雪。

众人终于明白了,耶律汗选择这里作为藏身之地,是有他的考量,这里范围太广,藏身的地方非常多,耶律五想到这里追杀他,难度太大。

可现在问题来了,自己这些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怎么才能找到耶律汗呢?

李广看向葛开山,开口道:

“葛将军有没有听说过,那个道人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